徐州日报

13

13人“管”441户业主 万隆公寓物管会交出基层治理高分答卷 都市晨报 | 2025-06-19 

本报记者 徐厚正

小区无地下车位,停车问题却井然有序;传统路灯变成太阳能路灯,市民无需再缴纳该项电费;因权属的逐步清晰,一间间配套用房的租赁收益,回归全体业主手中……这些场景发生在一个已交房20余年的老旧小区中。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行基层居民自治组织(业委会、物管会)建立,近日,记者走进鼓楼区环城街道万隆公寓,看鼓楼区优秀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参与小区基层深度治理案例。

老旧小区改面子更要“美”里子

近年来,鼓楼区老旧小区改造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然而改造后的小区虽硬件设施焕然一新,但停车难、车辆充电难、物业服务弱等多种问题仍无法有效缓解。2023年9月,以万隆公寓老旧小区改造监督小组为“班底”的万隆公寓首届物管会成立,由一名主任、两名副主任及10名成员构成,其中含7名党员。

“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我们住在小区里希望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万隆公寓物管会主任孙安勇介绍,成立物管会后,物管会的原则是保证物业公司和业主双方的利益,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在一群热心人的团结和组织下,物管会逐渐成为居民和物业公司沟通的桥梁,居民有问题可以直接反馈至物业公司,或者物管会协同物业公司处置小区存在的问题;若是部门业主享受了物业服务却拒绝缴纳费用,物管会成员会进行教育和宣导。

在实际工作刚开展时,万隆公寓物管会也面临业主观念难以转变的困难,如一向无人管理的小区,突然正规起来,如一楼私开后门、圈地种菜、车辆随意停放、飞线充电等诸多问题。物管会副主任王同华告诉记者:“面对态度不好的业主,我们会采取多种协同措施,即便得罪人,也要维护全体业主的利益。”

公共收益翻番,硬件设施文体活动两开花

“小区一共441户业主,却没有地下车库,即便地上可利用空间全部合理规划车位,也很难确保户户有车位,我们只得遵循‘谁付费谁享受’和‘先到先得’的原则。”王同华说,地上停车位经历专业公司划拨、规划调整和权属调查等多个环节,小区红线范围内(小区内部及东南角商户前)最终划定180余个车位,最大限度确保业主的停车诉求。

此外,面对业主一楼私开后门、圈地种菜等现象,物管会联合物业公司、社区、城管和片警多方联动,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据孙安勇介绍:“以往小区配套用房权属不清,曾有一间用作商铺的房子往年仅1000元/年的租金,后来通过调取规划得知属于配套用房,上调租金后,给全体业主增加了5万元/年的公共收益。”

据不完全统计,在物管会的有效管理下,小区停车位、充电桩、配套用房出租等多种收益超20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孙安勇告诉记者,每逢各种节日,物管会都会组织送春联、送汤圆、包粽子等多种文娱活动,还会组织慰问老年人、军人烈士家属等活动。

党建引领,更好地维护小区业主的资产

为何万隆公寓基层居民自治组织能将小区治理得面面俱到?苏电社区主任李倩认为:“物管会成员中党员占比超50%,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业主信任党员,便会信任物管会,继而信任物管会所做的决议。”

此外,为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物管会的成员积极提升自我知识水平。“主管部门定期为我们组织培训相关法律条文,在具体事件的执行和操作上给予支持,为我们基层治理提供政策和指导。”孙安勇说。

面对业主对物业公司跑路的顾虑,孙安勇举例说:“我们小区的物业费是存放在物管会账户里的,物业公司的费用支付受物管会监管,业主不用担心物业费的安全。”

据了解,为更好地维护业主的资产,下一步,万隆公寓物管会将加大配套用房的厘清权属工作,将配套用房握在业主手中。此外,还将设置爱心助农点,即解决农产品进城销售的难点,也为业主采买蔬果提供便利。“我们还要在配套用房建设食堂,关注小区‘一老一小’的生活。”孙安勇说。

鼓楼区房产服务中心党委书记褚庆龙表示,近年来,鼓楼区房产服务中心加强对小区基层自治组织物管会的培育组建,形成小区治理合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接下来,鼓楼区将以万隆公寓物管会为基点,构建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