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这是一部全面展现徐州乡土民俗的秘籍宝典。
很荣幸能够幸运拜读著名民俗协会作家张甫文先生的杰作《徐州老话》。记得我刚拿到快递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拆开了。当我打开书的封面,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张甫文先生的亲笔签名,张先生写得一手好字,他透过浓重的钢笔水写出来的字体,简直就像他本人那样拥有着那种辛勤创作、干练有力、气势磅礴,还有温情种种的精气神。
作为一部反映徐州乡土民俗的文集,《徐州老话》分“俗语篇”“谚语篇”“谜语篇”及“附录”4辑,共收录条目5000余条41万字。从这4辑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张甫文先生几乎将徐州的乡土老话深深地渗透其中,期盼读者对徐州乡土民俗老话有更深入的了解。《徐州老话》收录的词条都出自徐州当地老百姓口述,具有严格的地域性,是作者在长期从事民间文学挖掘研究中,精心整理的精品力作,细心品读,犹如一壶陈年老酒,味美纯正,香飘四溢。
张甫文先生平生爱好文学,注重民间文学挖掘整理,先后著有“非遗”专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雎宁卷》《地名探源》《江苏省“非遗”汇编》《记住那片家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徐州双沟》《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苏利国》《徐州老话》,以及散文专辑《情恋乡井》《碌碌庶民》《我怎能不歌唱》《耳顺随想》等20余部。《徐州老话》源于当地老百姓口耳相传的古老语言,淳朴、简练、经典、粗犷、沧桑、豪迈,句句饱含哲理,字字寓意深刻,且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了徐州人民自古就有勤劳淳朴、开拓创新的秉性和风气,同时,孕育发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徐州老话。唐代诗人曹邺在《老圃堂》中写道:“召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优美的诗句,不但反映了诗人一边种地一边读书的美好生活,也表现了古时的徐州人民在繁忙劳动中不断创造徐州老话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徐州老话》是一本能够让读者留住乡愁,记住家乡,不忘老辈人常说常用的那种亲切而又地道的老话秘籍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