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小委
又到一年招生季,什么样的学校更适合孩子未来的发展?近日,邳州市毓秀高级中学因“南通教育团队入驻”成为焦点——南通市海安市教育局原局长张英稳携南通骨干教师扎根毓秀,将南通教育模式与邳州本土优势深度融合,推出“双轨战略”——既打造以海安班为龙头的“强基升学通道”,又开辟艺体特长班与“大专+本科”贯通培养的“多元成才路径”,这让那些分数相对偏低的孩子也能读本科,他们未来的道路一样宽广。这一战略,能否为邳州学子带来惊喜?为家长带来新的希望?记者深入探访,揭开毓秀高级中学的“破局密码”。
南通名师扎根,
优秀教育模式与本土优势深度融合
邳州市毓秀高级中学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畔,是2022年经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一所寄宿制全封闭民办高中。如今,这里请来了教育界的“重量级”嘉宾——张英稳。
张英稳是恢复高考后南师大物理系首届毕业生,曾任海安市教育局局长兼党委书记10年。在他任期内,海安教育综合排名稳居南通九县(市、区)前茅,高考成绩连续7年全省领先,被江苏省教育厅誉为“南通教育看海安”的标杆,他也因此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务院“‘两基’先进个人”等称号。
走进毓秀高中的会议室,张英稳精神矍铄,眼神中透露出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情。他告诉记者:“我们不是简单复制南通模式,而是结合邳州学生特点,打造‘本土化+创新化’的升级版。目标是让毓秀高中成为南通教育模式在苏北的实践高地。”在他的带领下,南通教育模式将与邳州本土优势深度融合,从管理理念到教学模式,从师资培养到学生发展,全面对标海安标准。
那么,“南通教育模式”在毓秀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345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对于家长们关注的“如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这一问题,张英稳表示,毓秀高中以“345高效课堂”为突破口,通过“三环强化、四法融合、五项落实”的创新实践,构建起完整的教学闭环。
其中,课前引导“有效预习”,强化预习方法指导、习惯培养和效果检查,提升学习起点。课中注重“高效讲授”和“强效练习”,坚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精练精讲、先练后讲、适时点拨,着力打造精品题、易错题。课后实施优效辅导,建立优等生、学困生档案,强化提优补差效果监测。
高效课堂的背后,离不开教师们的精心备课。老师们会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从目的展示到重难点提示,从填空或问答式导学到精编练习题,再到归纳小结、提背默写、拓展迁移和综合训练,每一个部分都经过反复斟酌。
“345高效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讲授式、自学式、探究式、练习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打造高效课堂还从关注每一个孩子、批阅每一份作业、分享每一个资源开始,确保教学六认真,即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分层)、课外辅导、组织考试、课外活动。
其次,研发三类资源,促进“三个不掉队”。
与海安优质高中共建教育教学资源研究平台,以研发学生学习资源为载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组织全校老师研发高中所有学科导学案、精练题、综合训练题、拓展延伸题、模拟题、冲刺题,让优质学生学习资源惠及每个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以研发优质的教师备课资源为载体,不让一个教师掉队。每学期把优秀课案、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易错题、精练题、冲刺题、精品微型课题、活动设计等研究任务逐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教师,为教师的幸福成长铺路。
以研发家庭教育资源为载体,不让一个家庭掉队。建立家长学校和学校家长委员会,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专业化指导服务,家校共画质量提升同心圆。
最后,建好“三个团队”,助力学生成长。
解决学生“学不学”问题的思政团队,为学生提供精神引领和心理疏导;解决学生“会不会”问题的学科团队,为学生提供延时服务、答疑补差;解决学生“优不优”问题的拔尖团队,为学生进行培优拔尖和个性化指导。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不会学”向“真会学”、“学不会”向“真学会”、“中偏下”向“中偏上”、“中偏上”向“真优秀”的转变。
实施“双轨战略”,
提高本科升学率
新学期,毓秀高中打破传统“一刀切”模式,推出“双轨并进”战略,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发展路径。
办好 “海安班”,提高传统本科升学率。
新学期,学校推出“海安班”,这也意味着海安班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海安优质教育资源,接受与海安学生同步的教学安排和备考指导,努力提高本科升学的竞争力。张英稳表示,海安班的特色在于因材施教,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他们针对毓秀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深入研究毓秀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和学习习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被学生扎实掌握。
在日常教学中,海安班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后,教师还会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种严、精、细、实的教学管理模式,让毓秀学生在家门口享受海安优质教育,稳步提升成绩。
聚焦特长培养,提高艺体本科升学率。
学校与泰州市姜堰区合作,开设艺体特色班级,着力培养艺术设计类本科人才。张英稳表示,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平衡,既保证学生在艺术专业技能上有突出表现,又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报考艺术设计类本科院校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学校为艺体生提供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设施,定期邀请知名艺术家来校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和比赛,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大专+本科”贯通培养,
为每个学生寻找适合的赛道
学校还为低分学生构建了“大专+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专攻人工智能设备运维领域。这一培养体系的建立,为那些在传统高考模式下可能无法直接进入本科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升学通道和发展路径。学校致力于与相关大专院校和本科院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制定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确保学生在大专阶段打好专业基础,然后顺利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通过这种贯通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备独特的优势。
“教育不是淘汰赛,而是接力赛。”张英稳说,“无论是‘学霸’,还是‘普娃’,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赛道。”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