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

07

户部山,青石巷里人气旺 都市晨报 | 2025-05-07 

户部山古民居。 本报记者 刘冰 摄

户部山探梅

李蟠〔清〕

空山无伴已多年,

独有寒梅伴我妍。

疏影偏宜闲散地,

幽香不到艳阳天。

含苞带雨未相问,

露蕊临风倍可怜。

纸帐夜深还入梦,

罗浮只在一灯前。

游户部山

戏马台前燕绕梁,

春风跃上粉垣墙。

石阶苔篆碑中事,

画栋云裁匾上章。

商铺琳琅簪古巷,

霓虹俏语逗雕廊。

回龙窝里人潮涌,

半巷茶香半巷糖。

本报记者 孙亚妮

“一座户部山,半部徐州史”,户部山作为彭城七里的关键节点,承载着徐州厚重的历史文脉。

明末清初,户部山周边陆续筑起城垣、寨门,时称“小南城”。从清代起,达官显贵纷纷在此营建宅邸,使其逐渐发展为城外之城。徐州民间由此流传开“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住在户部山”的俗语。

时至今日,户部山古建筑群仍完整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融合了北方四合院的规整大气与南方民居的婉约秀美。

踏着青石板拾级而上,青砖灰瓦间,李蟠笔下“疏影偏宜闲散地”的梅树,以及当年的纸帐竹篱已难觅踪影。

在这里,由余家大院、郑家大院、刘家大院、李蟠状元府等民居组成的古建筑群依山而建,风格独特,堪称徐州古民居建筑的典范。

历经变迁,户部山古建筑群现存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院落13个、古民居500余间。

迈进余家大院的青石门槛,左右对称的屋宇在暮春的暖阳中辉映。置身中庭,五进院落的纵深布局宛如徐徐展开的画卷。

院中有东、西花园作游憩之所。东花园建有花厅、亭阁、花圃、凿池、筑山,西花园依山就势,建有“蝴蝶亭”、花厅,凿有鱼池。

穿堂风起,东西厢房的雕花木门吱呀作响,仿佛带人穿越时空。

时光于楼台亭阁间悄然流逝,历史的风云变幻已成过往,如今的户部山以其烟火喧腾为人们所乐道。

暮色渐起,飞檐之上,灯火霓虹映亮青石板路,“月光市集” 的仿古花车整齐排列在步行街两旁。背后是青砖灰瓦的古建筑,眼前是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漫步其中,古典与烟火交织,让人尽享惬意时光。

近年来,户部山古民居及其周边地区作为彭城七里历史文脉保护传承工程的关键部分,经历了多次改造。作为徐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户部山古民居不仅承载着老徐州人的珍贵记忆,更向世人展示着徐州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潜力,让徐州历史文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如今的户部山,是历史、艺术、民俗、非遗等文旅项目的汇聚地,在这里,你可以在李家大楼、崔焘故居闲坐啜茗,也可以体验汉服造型、脱口秀、古风剧本杀等网红业态。新旧交融,古今碰撞,古老的户部山已化身为一条别具风情的新式文化街区。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