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原小影 王莹 通讯员 刘启睿)近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王诚教授团队牵头多学科专家成功为一位合并多重基础疾病的76岁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困扰多时的胸闷症状得以缓解。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徐医附院在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领域实现新突破,展现了徐医附院作为江苏省心血管病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危急重症救治领域的引领作用。
据介绍,患者为76岁女性,近一月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日常活动严重受限。经系统检查,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合并升主动脉扩张(42mm)、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骨质疏松等多系统疾病。面对患者的复杂病情,并考虑其早前已接受过心脏搭桥手术,再次传统开胸手术风险极高。心血管内科在杨煜副院长指导下,徐通达教授、王诚教授联合心脏大血管外科、影像科、麻醉科启动多学科会诊。
“该患者解剖结构异常复杂,瓣环角度56度,升主动脉最大径46.7mm,且存在左冠开口低位等危险因素。”王诚教授介绍,团队通过三维心脏建模、虚拟瓣膜植入等先进技术,最终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手术当日,在麻醉科、超声科、导管室等多学科团队的精密配合下,王诚教授团队通过经股动脉微创入路,仅用90分钟便顺利完成瓣膜精准植入。术后即刻超声评估显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跨瓣压差仅3mmHg,冠脉血流无受阻。患者术后24小时即恢复自主活动,困扰多时的胸闷症状完全缓解。
王诚教授指出,该病例的成功救治一方面验证了国产瓣膜在复杂解剖结构中的优异性能,另一方面也为高龄多合并症患者开辟新的治疗路径。王诚教授团队近期还成功完成2例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介入封堵术及区域首例经导管肺动脉瓣膜置换术,目前,徐医附院心血管内科已建立完善的瓣膜病诊疗体系,其中高危复杂介入手术占比达20%—3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江苏省心血管病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通过持续技术创新、设备升级和人才培养,为区域百姓筑起坚实的心血管健康屏障。
本报记者 秦媛 摄